首屆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中國論壇將匯聚行政總裁、創新者和高級政府官員,共同探討全球推動可持續轉型的努力,並展示中國在創新、投資和行動方面的進步

倫敦和北京 2025年7月16日  /美通社/ — 加速全球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創新國際論壇將於 7 月 15 日至 17 日在北京將舉行,屆時匯聚全球主要公司行政總裁、中國頂級行政總裁和高級政府領導人。這將會是首次在 SMI 的旗幟下,在中國匯聚全球和中國的行政總裁,直接合作推動解決方案和加快行動,支持全球轉型。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中國論壇將由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SMI) 和中國國際商會 (CCOIC) 合辦,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此類論壇。SMI 中國論壇意識到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關鍵角色、中國日益增強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的領導地位,以及全球供應鏈互相連結的事實。該論壇為可持續發展創新,以及全球合作對話與行動,提供獨一無二的行政總裁級會議。 

該論壇與第 3 屆中國國際供應鏈博覽會 (CISCE) 同期舉辦,突顯中國的全球潔淨能源領導地位。這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 2025 年 4 月的氣候致辭中,指出中國已建立全球最大兼成長最快的再生能源體系,以及規模最大兼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發電生產國,也是最大潔淨科技投資者,投資額超過以下十個國家的投資總和。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是 2020 年由時任威爾斯親王,即現任查理斯三世國王陛下發起的。它現在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可持續發展轉型商界組織,透過促進全球領袖與行政總裁之間的行動,而並以可持續發展置為創造價值的核心。SMI 透過這樣做而力求動員數萬億美元,應付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和未來世代持續全球繁榮新時代所需。 

2021 年 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查理斯三世國王,以威爾斯親王身份,透過視像通話為於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致辭和成立 SMI 中國理事會。2022 年 8 月,中國國際商會 (CCOIC) 正式成為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中國理事會的主辦單位,而威爾斯親王陛下透過視像通話,也出席成立儀式。 

SMI 中國理事會目前工作流程涵蓋醫療、能源、碳捕集與封存、水源和可持續發展金融。SMI 透過 SMI 中國理事會,憑藉雙贏合作,加深跨產業關係。 

即將舉行論壇期間,多個圓桌討論將探討多個緊切話題,包括可持續發展供應鏈、減少碳排放、電氣化、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與太空探索的未來等。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行政總裁兼 M.V.O. Jennifer Jordan-Saifi 評論首屆 SMI 中國論壇時表示:「首屆 SMI 中國論壇創造中國與國際商業領袖之間的新橋樑。跨國界、產業、供應鏈和金融的雙贏合作,將有助全球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同時把握轉型作為我們時代的成長故事。

自四年前 SMI 中國理事會成立後,我們一直見證中國各地商界領袖採用創新方法。現在,中國領導全球太陽能、風力和電動車裝置,正在證明經濟可行性,同時展示實現轉型成果的速度。 」

威爾斯親王陛下早前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致辭時表示:「中國文化早已意識到我們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對於我們自身和周圍萬物健康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保護土地和海洋時,我們實際上是保護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2025 年 4 月 23 日的氣候致詞中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轉型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的必經之路,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1]

編輯須知  

關於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SMI) 是全球商界可持續發展轉型組織,並以我們獨特「商界外交」品牌為特色。

秉承創始人查理斯三世國王陛下的遠見和我們的獨特號召力,SMI 推動全球各國領袖和行政總裁採取行動,並以可持續發展為全球價值創造的核心。

我們共同力求動員數萬億美元,應付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所需。這種規模的投資需要全球系統級變革,並於市場、產業和供應鏈中,預設可持續發展。在此,我們授權Terra Carta Astra Carta 提供可行的商界發展軌跡。

SMI 相信憑藉無畏抱負和勇敢領導能力,我們定把握全球繁榮兼惠及子孫後代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我們時代的成長故事」。了解更多:www.sustainable-markets.org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氣候與公正轉型領導人會議上的致辭_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