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25年5月16日 /美通社/ — 在全球AI人工智能浪潮奔湧的大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首程控股(0697.HK)交出亮眼成績單,錄得收入3.52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2.13億港元,同比增加80.19%。公司正加速從傳統基礎設施資產服務商向科技生態綜合服務平台邁進。

在5月15日首程控股舉辦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首程控股管理層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定義當前階段,其核心驅動力之一正是機器人業務的突破性進展。首程控股通過產業投資人+場景賦能者的雙重角色,正在機器人領域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優勢。面對交流會上投資者關於業績爆發、機器人業務進展及未來戰略的密集提問,管理層圍繞機器人業務佈局、核心業績表現、戰略協同與未來展望四大維度,進行全方位剖析,勾勒出一幅基建巨頭向科技生態引領者躍遷的路線圖。

深耕機器人:投資近20家企業,賬面增值超3倍,機器人相關業務已產生實際收入

首程控股管理層在會議上透露,截至2025年5月,首程通過旗下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機器人基金)已投資近20家機器人公司,覆蓋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多元化領域,包括第一類是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包括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星海圖、松延動力、自變量機器人、雲鯨智能、微分智飛等企業和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天工機器人的公司),佈局了中國頂尖的機器人本體廠商和具身智能廠商;第二類是工業機器人,例如投資炎凌嘉業(噴塗機器人,已獲得多家整車廠商訂單),萬勳科技(柔性夾爪機器人,與整車廠商合作並安排自動充電方案),粵十科技(冷庫叉車機器人,有望顯著降低該行業傳統作業風險)。這些項目的進展順利,部分已取得顯著成果並持續推進更多項目。

管理層強調,這些項目不僅是財務投資,更通過場景資源賦能,形成投資+產業協同的閉環。

未來,機器人將成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管理層指出。當前,中國機器人市場正處在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的疊加窗口期,預計到2025年底,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首程控股憑藉自身豐富的場景資源與資金優勢,提前卡位、深度佈局;既有利於與被投企業形成產業協同,也為未來的回報兑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機器人領域的未來投資方向,管理層表示,未來首程控股將聚焦兩大方向:一個是機器人快速出貨市場:展覽展示、科研教育、醫療等場景的機器人產品加速出貨;另一個是垂類場景機器人的二次開發:針對電力巡檢、消防、物流等行業的定製化解決方案開發,不排除通過併購整合技術資源。

管理層強調,機器人作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其通用性提升將打破行業邊界,而首程的資本+場景+供應鏈優勢可幫助被投企業跨越技術到商業化的鴻溝。

面對機器人行業可能的泡沫化質疑,管理層則充滿信心:任何高速發展行業都可能存在泡沫,關鍵在於能否持續創造真實價值。首程控股的投資策略是:嚴選項目:投資團隊深入一線場景盡調,甚至拆解機器人檢測零部件先進性;長期陪跑:提供耐心資本,多輪重注嚴選項目;風險對沖:通過場景等資源降低被投企業商業化風險,形成技術驗證—數據反饋—算法迭代閉環。

針對被投企業的後續價值釋放節奏,公司管理層透露,預計2026年將有約兩至三家機器人企業完成上市,其中部分項目最早可於2025年底啓動申報進程。管理層還特別指出,機器人基金當前賬面價值已較原本增值超3倍,被投機器人企業中單個項目回報率最高已達10倍,印證了其早期佈局的前瞻性。這一成績不僅反映了資產運營與投資收益的雙輪驅動,也標誌着機器人生態戰略的投資回報開始顯現。屆時,隨着二級市場流動性和估值的顯著提升,首程控股將逐步實現投資回報,為股東帶來可觀的資本利得。

雖然截至目前,機器人業務尚未在財報中單獨拆分披露營收數據,但首程控股管理層在會議中確認,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相關業務已開始產生實際收入,主要來源於三方面:服務與代理費:通過北京首程機器人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向被投企業提供銷售代理、租賃服務、供應鏈管理及行業諮詢等增值服務;場景託管與運營:利用旗下停車場和產業園區資源,為機器人企業提供試點場景並收取場地租賃及管理費用;技術與數據服務:依託智能停車系統與園區管理系統所採集的大數據,為機器人企業提供算法訓練所需的標註數據與優化建議。這些收入將隨項目規模放大,在下半年及明年逐步兑現。

可見,當前首程控股的機器人生態戰已邁入價值兑現期,公司明確表示,機器人業務的收入佔比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展望未來,隨着被投企業上市加速、機器人業務規模化落地以及資產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首程控股有望在穩健中持續高增,成為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與科技生態融合的範本。

 亮眼業績:多業務協同下超預期增長,穩健運營與高增長共振

在對於機器人賽道高速佈局的同時,首程控股的傳統業務依然穩健。

首程控股於5月15日的業績公告顯示核心業務高效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52億港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淨利潤達22.13億港元,同比大增80.5%。其中,資產運營收入2.58億港元,同比增長27%,主要來自園區板塊新項目貢獻與停車費調整、廣告創新業務等驅動;

對於資產融通業務板塊收入0.94億港元,管理層指出,主因會計政策調整而同比回落,去除一次性公允價值變動後,更能反映穩健的基金管理與出資回報能力。

管理層多次提及,首程控股當前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得益於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協同,並在一季度的亮眼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公司現有停車運營、園區管理、REITs以及股權投資四大主營業務即獨立成業,又相互賦能,形成了獨特的場景—資本—技術三重槓桿模式,首先,停車與園區運營提供了海量的實時場景、流量入口與結構化數據,為機器人與智能化產品的落地提供了天然測試場所與流量保障,反向推動技術迭代,如速驛客V3智慧停車系統,為園區與停車業務帶來效率紅利,同時所產生的數據和算法可直接服務於機器人業務的算法訓練與性能優化。正是基於這一模式,首程控股已在機器人產業中佔據產業路由器價值放大器的雙重角色。其次,REITs通過與中國人壽共建的百億規模平準基金,為集團的產業投資及運營項目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與市場化退出機制,未來五年,首程的REITs管理規模將向千億邁進。管理層透露,這不是簡單的資產堆砌,而是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資產回報率。顯示出首程控股正從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商科技生態綜合服務商演進,既保有穩健的現金流,也擁抱高成長的科技賽道。最後,股權投資不僅鎖定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資源,更通過後續的增值服務(如場景驗證、行業諮詢等)加速被投企業的商業化;全流程賦能,加速項目成長;場景資源又反哺資產運營,通過智能化改造(如充電業務、廣告創新等)不斷提升傳統業務盈利能力。

從資產運營到科技生態,從傳統現金流到高成長投資收益,多業務板塊深度融合,構築起公司獨有的競爭護城河。管理層在會議上表示。預計四大板塊協同產生生態效應將推動利潤率持續上行。

估值重構:從傳統運營商到科技生態平台

首程控股一季度業績投資者交流會傳遞出清晰信號:通過傳統業務穩健增長+機器人生態加速落地的雙引擎,公司正從基礎設施運營商轉型為科技驅動的生態平台。其核心優勢在於:第一,場景壟斷力:停車、園區、REITs資產構成數據與商業化壁壘;第二,產投結合模式:以資本撬動技術,以場景反哺創新;第三,管理層執行力:從剝離低效資產到佈局前沿科技,戰略定力清晰。

儘管機器人業務需持續投入,首程控股仍維持高分紅傳統:自2018年以來,首程控股累計分紅逾50億港元,本次交流會上再次重申,2025年全年分紅安排已明確:包括三期8.88億特別股息與例行中期、末期股息,全年預計股息率超10%;未來將繼續保持高分紅、穩定分派政策,長期回饋中長期投資者。

此外,管理層表示,公司已經公告了3億左右的回購額度,以提升每股收益及市場信心。彰顯對未來發展與估值重估的信心。

通過持續的高分紅與回購,首程控股向資本市場傳遞了其對未來經營與戰略佈局的長期信心,也贏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管理層強調:價值重估才剛剛開始。根據2025年年報,首程控股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人民幣43.68億,根據目前股價,市值僅120億,憑藉公司成長性與穩健性並存,估值提升空間可期。管理層認為,首程控股正從場景巨頭到科技生態引領者,市場尚未充分認知其轉型價值,伴隨機器人業務從投入期邁向收穫期,首程控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管理層表示,高質量增長與穩健運營一直是我們的核心追求。我們將繼續保持對現金流和股東回報的高度關注,同時加大對高成長產業的精準投入。

展望未來,首程控股的野心不止於單一賽道。機器人只是起點,我們要做的是以『資產+科技+金融』重構城市基礎設施的DNA。 縱觀整場交流會,管理層反覆強調一個詞:閉環。從場景資源到技術投資,從數據反哺到資本退出,首程控股試圖構建的,是一個自我強化的科技生態閉環。正如管理層總結所言:投資者今天看到的高增長,是三年前戰略決斷的結果;而我們今天佈局的,將是三年後價值釋放的源頭。

真正的成長型企業,應該既敢投資未來,又能回饋當下。管理層如此闡釋公司的價值哲學。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家高股息公司,更是一個押注中國智能基礎設施未來的稀缺標的。